1)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浪潮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安三年和武安四年,注定是夏朝历史上人***流最为密集的年份。

  先是武安三年六月底先后颁布的两道移民诏令,然后是下半年颁发向辽河移民的诏令,最后是武安四年新年过后官方组织的向吕宋岛移民的计划。

  这三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移民足以载入史册,南起两广北至河北,除了诏令中指定的那些个省份外,其他省份也都有举家搬迁的情况发生。

  这倒是很合理的,毕竟四川、陕西、交趾和辽河各省为了争先招收更多的移民,让自己在新的大计中的政绩能被评为上等,都设立了很多的惠民政策,这些都吸引了许多平民百姓前去迁居。

  山西布政司,永宁州。

  于廷翼坐在驴车上,看着逐渐远去的老宅,眼中流露出几分不舍的情绪,不过这份情绪很快就被他收拾好,重新打起精神。

  在父亲被朝廷征辟,调往遥远的贵州为官后,家中繁重的生活负担就压在了身为长子的他和母亲的肩膀上,身为长子,他必须要早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弟弟们遮风挡雨。

  好在,父亲为官后的俸禄每个月都会被送到他们手上,也正是凭借着父亲的俸禄,他们才能买下这辆驴车,踏上举家迁移的道路。

  举家迁移,是他和母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又经过祖父的同意才最终决定下来的,山西虽好,但他们继续待下去生活压力会变得更大。

  因此,他们才决定在朝廷颁布移民诏令后,向有着迁居优待政策的四川迁移过去,只要能够搬到四川去定居下来,他们这一户按人头每人都能分得五亩地,官府还会租给他们农具和耕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免去五年的税。

  免去五年的税,对于像他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就是天大的恩惠了。

  虽然山西离同样在移民目的地中的辽河布政司更近,不过四川要离父亲为官的贵州更近,他们才会选择了更远的四川,作为自己的新家园。

  他们一家和广大向着四省迁徙的百姓一样,心中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朝廷的感恩,踏上了漫长的路途。

  在决定离开后,上过学堂的他就向远在贵州的父亲写信说明了这件事,让父亲不用再向老宅寄银子了,等他们到了新家以后,会再写信报平安。

  ……

  对于庞大的移民潮,朝廷也做好了万全的应对之策,苏言通过内阁拟定旨意,要求各地官府都要在其辖区内的要道上设立安民点施粥,为过往移民提供免费的吃食和临时的落脚点。

  同时,他也命令各省都指挥使、总兵调兵清缴省内的匪徒,保障移民在路途中的生命财产安全,苏言不愿意看见因为自己颁布的移民诏令而使得众多移民百姓在途中因为各种原因死去。

  这并非是他瞎担心,历史上清朝在官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