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浪潮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层面发起的各类移民运动中都有许多百姓因为官府的不作为、环境的恶劣或是匪患威胁倒在迁徙的路途中。

  就例如臭名昭著的走西口,走西口带来的正面影响自然毋庸置疑,但一批又一批汉人背井离乡,向NMG或是西域迁徙而去,官府并未给他们做任何的保护措施,使得许多百姓死在了风沙或马匪的屠刀之下。

  朝廷接连颁布的各道政令产生的效果极为显著,各省的都指挥使、总兵纷纷开始行动起来,调集各府、州、县的官兵清缴省内已知的匪患。

  各地官府也都在交通要道设置施粥点,并清理出一片空地,拉起一道防备野兽的栅栏,让过往的移民和商人能够落脚歇息,一些心思活络的小贩也云集于此,在落脚点外摆摊叫卖,趁机赚一点钱,负责把守的官吏对此也是听而任之,没有驱赶。

  因此,一时间,一些施粥点居然变得很是

  热闹,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这倒是成为了当地官府的意外之喜。

  这还是政通人和的开国初期,朝廷的旨意自然是畅通无阻,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

  和陆地上的移民相反,向吕宋岛的移民危险度就很高了。

  从两广和福建通往吕宋岛路途遥远,海浪滔天,若是途中遭遇一场可怕的暴风雨,整船的人都可能会葬身于腹。

  而且,就算是从广东去往辽河,都还是在快马可以跑到的范围内,可吕宋岛是大部分百姓一生中头一次听说过的陌生地名,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遥远且陌生的地方,除非是万不得已,谁会愿意去那种地方?

  就算是听说过这个地方的人,他们也基本是通过早些年下南洋谋生的亲戚那里得知的,后者早就将去南洋的危险广而告之了,种种因素加起来,使得向吕宋岛移民的计划进度很是缓慢。

  对于两广和福建的百姓而言,他们宁愿去仅有一海之隔的隶属于福建布政司的台湾岛,也不愿意去新晋占领的吕宋岛。

  无奈之下,为了政绩,福建两广的官府只能将大牢里的囚徒拉出来代替,送上了通往吕宋岛的船只,而那些平日里作女干犯科的人也都被寻了个由头抓起来,一并送了上去。

  官府的这种举动顿时震住了平民百姓们,他们或许不怕被抓进去吃牢饭,也不怕被鞭挞杖打,可害怕被拉上通往吕宋的船啊,在他们眼中,那些船只几乎和死刑划成了等号。

  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建两广的治安大有改善,随着治安的改善,牢狱中的囚徒很快就要清空了,各地官府也没了办法。

  他们一开始还想着强征人丁,但福建两广地方宗族势力强大,官府也从他们身上讨不到好,只好转而向上司诉苦,这一层层诉苦下,压力最终来到了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头上。

  福建布政使李成义和两广总督郭之奇先后向朝廷上奏,奏明了在三省境内百姓们对移民吕宋的普遍的抵触情绪,表示无法说服三省百姓迁往吕宋,希望朝廷转而从内地移民。

  苏言在看完二人的奏折后,顿时哭笑不得,这李成义和郭之奇简直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典范,直接就将「祸水」引到了内地各省的头上。

  不过,苏言虽然同意了他们二人的请求,下旨从江西抽调移民,但他也意识到地方宗族势力对于地方治理的阻碍,还是严令三省抽调移民,并要求每十户同姓里面抽调一户迁离,若是宗族集体反抗,则允许调动驻军镇压下去。

  福建两广的宗族势力即便是到了现代都还是存在,苏言虽然无法将其消灭,但敲打敲打还是可以的。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