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啊!

  蒸汽机这东西的发展,真的太需要天才这种怪物出来加速它的进程了。

  否则从最初的蒸汽气球到瓦特改良蒸汽机,几乎跨越了十六个世纪,这是多么令个人感觉到绝望的距离!

  所以,李泰不奢望自己活着时能把瓦特蒸汽机给搞出来,甚至就算搞出来,自己想要把蒸汽机这种东西推行开来让整个社会都接受,对自己来说都未必有这寿命。

  别得不说,从二代目看到日本的新干线,到现在动车成为了华夏的一张名片,这到底经历了多久的时间,哪怕发明出蒸汽机李泰想要全国推行,怕也没有那个时间。

  所以自己需要一个地方,这地方需要拥有足够的粮食,才能有足够的脱产人口。

  这地方需要地广人稀,所以人工成本会足够高,高得他们不得不用蒸汽机去替代人工。

  这地方需要资源丰富,至少蒸汽机初期的能源能够就地解决。

  这地方需要交通便捷,能够加速物资的周转,尤其是加速科技的更新迭代。

  这地方需要商业发达,能够让这个地方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向整个华夏倾销。

  这地方需要便于防御,至少如果自己不在了,他能借助地形抵御旧时代的反扑。

  没错,李泰就是在有心的在整个大唐最有可能叛乱的地方,暗暗给他们准备好了让他们能够与中央抗衡的神器,留下了一枚工业化的种子。

  没办法,一个太过富裕的地方是不会有危机感,哪怕自己留下再是丰富的遗产,相信后人也只是躺在自己的遗产上享受着丰富的物资,而不是去想办法进步。

  因为这是人性,更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必然的惰性。

  因为中央集权追求的是稳定,而一切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带来的却是一种对现有社会关系的破坏,有的人能顺应潮流,但也有更多人直接就被潮流给埋葬了。

  这才是自己竭心尽力的发展东北亚的原因,如果自己未来的那些中华文化圈计划失败。

  那么自己留下了一个持有自己遗产的中原文明,以及工业化种子的东北亚文明,两个文明谁把谁吞并了都没有关系,但战争爆发后,建立在这两个文明上的新文明,必然能吸取两个文明的优点,完成华夏文明的工业化。

  毕竟欧洲那边的发展还早,接下来是阿拉伯的时代,自己就算是想要参与也参与不了。

  大唐就算再牛叉,这该死的距离也决定了大唐与欧洲的差距,管不了,真的管不了。

  而自己所要做得也就只是两个计划,一个是以分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圈计划,如果能把分封制推行下去,那么自然是最好不过。

  毕竟只要华夏文明能够走出亚洲,那么未来必然属于华夏。

  而现在在东北执行的手段则是这一个计划的备份,如果无法通过分封从世界攫取利益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