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化验_锦鲤鲜妻:重生年代娇娇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给他添麻烦。

  萧远道做不通她的思想工作,开始叮嘱她,譬如出入家门注意门槛,走路注意坑,过马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李绵绵扶额,比老人家还唠叨啊。

  萧远道:“刚才在单位一激动,忘记通知爹妈了,我得让我妈来燕京照顾我们日常起居。”

  李绵绵:“不是要种瓜?”

  萧远道:“还种个屁啊,孙子多重要?”

  李绵绵:“......”

  路过报亭,萧远道往村里打电话,告诉村长找家里人来接。

  村长:“什么事我给你转达不行了?”

  萧远道和村长家沾亲带故,他称呼对方一声大伯:“非得我爹妈其中一个接才行,麻烦你了。回头我家西瓜熟了,拉一板车送你家。”

  村长当即挂了电话推车往萧家跑。

  李绵绵听着占音:“村长不稀罕你的瓜呢。”

  萧远道:“他车轮子估计都踹飞了。”

  李绵绵抿嘴笑,胡扯吧。

  大约等了十分钟,萧远道回拨过去。

  响一声便被接起来。

  是萧福明的声音,他以为萧远道紧急找他问房子的事情,他如实汇报情况:“多亏你同学方正的帮忙,房子的事情落实了,等十月份收割完最后一季稻子,我可以到县城找散工干干,正好住那儿。”

  萧远道:“还有件事,你要当爷爷了。”

  萧福明以为自己听错了:“啊?什么爷爷?”

  萧远道重复了一遍。

  萧福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在燕京住的几天,那边人生孩子的都挺迟,因此对抱孙子的事情,从未开口提过。想不到竟然就有了。“明儿我就买票,让你妈过去照顾绵绵。”

  萧远道正是这个意思。

  父子俩又聊了几句,挂断电话。

  萧福明付了接电话的钱往家冲,告诉做手工的韩淑静,她直接扔了手里的头箍,跑回房收拾行李。

  老太太:“小静啊,你走了,我怎么办?”

  萧福明:“你又不是小静一个儿媳妇。”

  老太太的意思是叫韩淑静带上她,她也想见孙媳妇。“我到那不串门,也能做点事的。”主要三儿媳妇事少,去其他儿子家,那些个女人厉害的,尤其大儿媳,因为玉镯的事情,经常指桑骂槐,暗暗戳指责她偏心。

  玉镯只有一对,她总不能敲碎了一家分一点吧?

  自然给最有本事的孙子媳妇了?

  她不愿意让那些女人伺候。

  韩淑静:“妈跟我吧,绵绵估计还上班的,否则远道不会同意我过去。他们两个不在家,我一个人怪无聊,有个人说话也好。”

  老太太:“在理。”

  萧福明没说旁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元宵节的月亮格外大。

  花灯会尤其热闹。

  从报亭回家后,萧远道拒绝李绵绵动手为他做饭,自己煮了一碗面,凑合着吃了一顿。

  陪着想要逛花灯会的李绵绵往广场走。

  两人人手一只宫灯。

  李绵绵:“如果穿古装的话,那才有意境。”

  萧远道:“大晚上穿古装?大街上人看了,估计得以为撞鬼了。”

  李绵绵轻叹,古装本来就是他们的传统服饰啊。穿了几千年,如今竟然成了另类。

  广场人潮涌动,十分热闹。

  有猜灯谜活动,奖励是肥皂。

  不少人参加。

  李绵绵挤上去,萧远道担心她的肚子被人碰到,紧贴着她,并用胳膊环住她的腰,行为十分大胆。

  李绵绵回头用口型道:你也不怕人家骂你流氓。

  萧远道无所谓。

  一圈灯谜猜下来,赢了一大摞肥皂。“这两年都不用买肥皂了。”

  李绵绵笑道:“你没见摊主的看你的眼神,吃惊的不得了,明年估计会该规则,每人限领两块。”

  萧远道也笑:“明年我带孩子来,还是可以多领。”三个小孩,外加他和媳妇,想想就美。

  李绵绵:“明年这会儿小孩也不会说话啊,会算名额吗?”

  萧远道:“那就后年。”

  “......”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