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三手_黄河禁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他娘的被狼群闻着味儿找过来,屋子都给你掀喽。”

  刘三手无所谓地说:“狗怕弯腰狼怕光,晚上睡觉的时候在门口生堆火,就算它们围着这里叫破嗓子,也不敢进来,放心吧。”

  对于刘三手在大山里的经验,我是一百个放心,在加上身边有红鲤一直寸步不移,心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安下心来见眼下也无事可做,给红鲤也盛了碗炖肉之后问刘三手道:“你在山里待这么久,干饭盆那边去过没有,有没有找到百草之王的踪迹?”

  刘三手嘬了口烟枪说:“去过三次,都是临近边缘的几个盆,没敢深入,而且都是白天去的,也没什么发现,倒是遇到了一个参帮的单棍撮告诉我说,他在前几天晚上为了追一个六品鬼盖不小心在干饭盆里迷了路,要不是因为遇见了山神老爷的巡山灯笼,估计就已经在那里喂了狼群了。”

  东北地区因为受到萨满教影响多年,其思想可谓是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干着老手艺行的都还保留下不少的传统与习俗。

  就比如外八门中的神调门,主要根据地就是在东北一带,也就是民间常见的跳大神,请大仙,巫婆神婆那一帮子人。

  这些人当中男人叫巫公,女人叫巫婆,二人合作,一唱一跳,请神明鬼怪上身,然后用其达到某些目的,这个行当多被人请做驱邪和看病,现在有很多难疑难杂症医学还解决不了的难题,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治疗的,甚至有传言说,现在国内有好多大医院都设有疑难门诊,其坐诊的就是神调门的高手。

  而参帮也叫放山人,是对常年在长白山区挖参采参人的一种统称。

  在大山里找人参,非常艰苦,凶险莫测,收获也没有定数,而且常在山里走,没有不遇鬼的,很多特有的习俗跟规矩也就约定俗成,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也叫做“山规”。

  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人们把这种独自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拉帮”一般都是三、五、七单数人结伙,叫“单去双归”,人参也顶一个人,预示会采到参。

  采参时如果发现了人参,不能直呼它的名字,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或鬼盖”,据说如此一咕人参就会被“定住”或“盖住”不再逃跑。

  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俗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三个杈,俗称灯台子;五年生的四个杈,俗称四品(也称批、匹)叶;六年生的五个杈,俗称五品叶;也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俗称六品鬼盖,但很少见,因为人参长到六品叶就不再长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