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顺朝刚刚建立,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山西是陕西的屏障,额在那里留下了重兵,鞑子便是要打也得掂量掂量。”李自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显然不怎么有底,屡高桂英道:“实在不行我便派芳亮去压阵。”

  刘芳亮也是当初商洛十八骑之一。和其余义军将领不同,刘芳亮领兵风格十分稳重,但真打起来又很凶悍,是李自成麾下心腹大将。

  当初山海关一片石,顺军和吴三桂的关宁军血战,眼瞅着吴三桂就要支撑不住,顺军破关在即。这时候鞑子突然冒了出来,杀了顺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伙儿都傻了眼,军中到处都是高喊“鞑子来了,快逃命啊!”的声音,就连刘宗敏和李自CD有些发懵。这时候是刘芳亮站了出来,率领所部殿后,让顺军主力得以保全。

  最难能可贵的是刘芳亮且战且退,主力并没有多少折损,足见其沉着冷静。

  “陛下,不论如何臣妾都会跟着陛下的。”

  不知为何高桂英突然冒出这句话,整个身子靠在李自成宽阔的胸膛上。

  李自成心中一暖。当年潼关之战前,高桂英就是像这样安慰自己,表示不论如何誓死追随。

  后来潼关之战闯军大败给官军,他也和老营走散,高桂英等亲眷不知所踪,洪承畴、孙传庭派人四处搜山,想要捉到李自成献俘虏北京☆自成身边一度只剩下十八骑,不得不蛰伏商洛山中。

  但他一直不信高桂英就这么死了,一面在商洛经营发展,一面派人四处打听高桂英等人的下落,最终二人终于团聚。

  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他与高桂英之间的情感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那是真真切切的患难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桂英你放心,额保证赶跑鞑子,叫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自成替高桂英拢了罗角的发丝,眼神变得坚毅无比。

  ......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文安之掀开车帘,看到的是南京城坞的城墙。

  南都,他终于到了南都!

  一路辗转他这副老骨头差点散架。好在最终到了,这便值得了。

  自打崇祯年间以国子监祭酒职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老家。

  这一待便是十年。十年间烈皇没有征召过他,文安之也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有起复的希望,索性寄情于山水之间,聊以自娱。

  不曾想甲申国变,闯逆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天下形势大变。

  就当文安之为烈皇恸哭之时,东虏入关,赶跑了李自成进驻北京。

  天下人都以为东虏只不过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兵,赶走李自成就会主动退出关去。

  谁曾想东虏却死皮赖脸的留在神京,任命官员,招降畿辅。

  东虏是想图谋神州啊!

  文安之和天下人一样对此感到愤慨。他一度想要在家乡夷陵组织乡兵勤王。便在这时有一名壮士找到了他。

  这名壮士叫周道宁,身上带有当今天子的圣旨。

  文安之当即跪倒在地冲南京方向三叩九拜,恭敬接旨。

  得知圣天子要起复他为礼部左侍郎时,文安之嚎啕大哭。

  十年了,十年过去了朝廷终于想起他了。

  他并没有一丝一毫怨恨烈皇的意思,只盼着能够早日来到南京为朝廷净份绵碑力。

  ......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