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运到京师来。

  朝鲜虽然也很穷,但至少比鞑靼人好一些。

  这些草原人才是真的一穷二白,毫无油水可捞。

  朝鲜的话挤吧挤吧还是能够挤出些东西的。临近年关朱慈烺总算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袁继咸已经攻克了广州,俘虏了丁魁楚,不日将会把其押送进京。

  至于福建方面,郑芝龙放弃一切要津,主动出海逃走。追是肯定追不上的,不过郑芝龙留下的一应辎重火器便可以装备明军,也算是个好消息。

  现在也只有广西一地还在负隅顽抗。

  桂王恐怕也知道对抗朝廷的下场,故而拼命死守。

  朱慈烺希望这场叛乱越早平定越好。

  解决掉这个后顾之忧便能毫无顾忌的北伐。

  不然总觉得如鲠在喉,做什么都不爽利。

  至于郑芝龙逃亡海上朱慈烺倒不是很担心。

  没有了根基这厮便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只待朝廷解决了满清再腾出手来彻底将其剪除。

  收复福建之后满清与郑芝龙的联络便断了,没了粮食补给他们的日子恐怕是不好过。

  对于大明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再不能一举克敌实在是说不过去。

  朱慈烺决定等到开春就发动北伐。这冰天雪地的实在不宜开战。

  就在朱慈烺心情大好准备出宫走走时,突然内阁送来急奏。

  朱慈烺不敢耽搁连忙展开来看。

  却见是四川巡抚文安之上的奏疏。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是关于献贼余孽的。

  张献忠、孙可望死后李定国和艾能奇逃到了建昌,继续负隅顽抗。

  文安之几次三番敲打试探,他们都没有动摇。

  这次他们的态度却是突然大变,主动向大明请降。

  他们派人到成都向文安之呈上了降表。文安之不敢决断,便写了奏疏询问天子的意见。

  朱慈烺看到这份奏疏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李定国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名将,如此名将若不收入囊中多少有些遗憾。

  现如今李定国竟然主动请降。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实愿,但对朱慈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也许李定国真的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除了归降朝廷再无别的出路了吧。

  朱慈烺毫不犹豫的拿起朱笔,在奏疏上写了个准字。

  批完奏疏之后朱慈烺又命人起草了一份中旨,将自己的心意明明确确的说予文安之听。

  此次若能收服李定国、艾能奇,西南将再无隐患。

  ...

  郑成功望着豪奢无比的郑氏宅邸,心情怅然无比。

  就在十年前郑家还是朝廷的股肱忠臣,可现在却是陛下要平剿的逆贼。

  这是何等的讽刺。

  一切都像一场梦似的,现在梦醒了,郑成功曾经拥有的珍视的东西都化为了泡影。

  好在他当初选择对了道路,郑家如今还有种子在。

  可越是如此郑成功越觉得肩上的重担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不能犯错,他一定不能再犯错了。

  若是再犯错,郑家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查封吧!”

  郑成功摆了摆手长叹一声。

  他知道这个命令下达之后父亲创下的基业便都化为了泡影,郑家将来如何便全看他了。

  ...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