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尔衮决裂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理完了内部隐患,郑芝龙终于能够毫无顾忌的指挥这支郑家军了。

  经过这么一闹,郑芝龙终于下定决心捅破那层窗户纸,和朝廷彻底决裂。

  既然要出兵,一应事宜都得准备妥当。

  郑芝龙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进军,另一路从海路出发。

  陆路的大军取道汀州,攻打赣州。

  海路的水师则继续攻打浙江,只不过这一次不用再做任何掩饰。

  郑家的家底是十分雄厚的,受益于海贸带来的丰厚利润,他们养得起最精锐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官军,是郑芝龙的王牌。

  遍观天下,怕是也只有神策军和八旗军能够与之相比。

  郑芝龙十分确信他的出手能够彻底改变战场局势。

  除了江西的袁继咸,另一支明军也在往赣州靠近。

  那就是黄德功。

  湖广诸军中、李过、高一功不能轻动,金声桓、马进忠负责制衡其部也不可轻动。四川的文安之,山东的高杰、秦拱明就更不必说了。

  黄德功统率的军队负责镇守南直隶,算是当今为数不多可以调动的机动兵力了。

  总体来说,南直隶有周遭的布政司拱卫,不会遭到什么太大的劫难。

  若南直隶都直面危险,那怕是大明已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灭国了。

  朱慈烺调黄德功增援江西战场,体现出了他的自信。

  而自信来源于实力。

  大明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大明了。

  山东大捷、四川大捷、湖广大捷,一场场的胜利令官兵们的自信心极大增加。如今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明军都要强于清军。

  朱慈烺是不相信清军有可能突破山东防线,直接威胁南京的。

  他之所以派出黄德功便是想要彻底解决郑芝龙这个隐患。

  明军迟迟不能北伐就是因为有郑芝龙这个隐患在。消除掉这个隐患,明军就能毫无顾忌的北上收复失地。

  而这一点黄德功自然很清楚。

  他接到天子密旨,要其犁庭扫穴,除恶务尽。

  从这道旨意来看,天子是对郑芝龙下了狠心了。

  在天子眼中大明只有属于朝廷的官军,而没有什么郑家军。

  十一月初九,黄德功部抵达赣州。

  此前他已经去信给袁继咸提前通气,是以袁继咸并没有感到惊讶。

  事实上能够有一支主力军队增援,袁继咸是感到很欣慰的。

  毕竟以一己之力对抗桂王、郑芝龙两股势力,多少还是有些压力。

  而黄德功来了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和黄德功可以一人负责一边,排兵布阵起来就能游刃有余的多。

  在黄德功休息了一夜后,袁继咸和黄德功进行了第一次磋商。

  这次磋商并没有聊到很具体的东西,但至少对双方的责任进行了初步的分配。

  那就是袁继咸对抗桂王叛军,黄德功与郑芝龙叛军死磕。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