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尔衮的心结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三桂败走河南,消息传到北京多尔衮大怒,一怒之下竟然气血攻心口吐鲜血,晕厥了过去。

  众人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把摄政王救醒。

  可是多尔衮虽然醒了,但精神却是一蹶不振。

  吴三桂攻打湖广之前可是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得胜归来。

  结果呢?

  九惨败,郧阳惨败,端是把大清铁骑的脸都丢光了。

  吴三桂还厚颜无耻的说这两程是校,想要大事化小,新化了。

  这就是他看重的股肱之臣?

  狗奴才!

  多尔衮大口喘着粗气,仿佛不如此就不能呼吸似的。

  如果只是单单几场败仗还不足以令多尔衮如此生气。关键是清军已经是一败再败。

  长期吃败仗损伤的不仅是硬实力还有信心。

  清军最引以为傲的不就是对南人近乎碾压的战绩吗?

  可是不知不觉间,从去年起这个战绩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单纯只看近两年双方交手记录,清军甚至蹿劣势。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皇太极主政期间,清军对上明军不说十拿九稳,但十程中打赢七八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现如今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清军却在对阵曾经手下败将时一输再输,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统治者的问题。

  傀儡惺帝顺治年岁尚幼当然不会担责任。那么责任自然得由多尔衮这个高个子顶着。

  话又说回来了,多尔衮本身的对外策略就有一定问题。这种全面出击扩张的策略若是顺风还好,一旦逆风就会失控。

  多尔衮十分担心自己的威信因此受到影响。

  毕竟朝中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豪格。

  这两年豪格虽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暗地里却没少搞携作。

  据多尔衮的线人来报,豪格一直在暗中拉拢亲王贝勒。其中便以代善居首。

  对此多尔衮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他无法对德高望重的代善下手。

  至于其他亲王、贝勒、贝子也或多或少和豪格有瓜葛。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是很有危急感的。一旦豪格借机发难他该如何应对?

  满洲勇士只崇拜强者,弱者是不会获得怜悯和同情的。

  当初皇太极登位,乃是四大贝勒共同议政的模式。

  皇太极倍感掣肘,便想着逐渐弱化四大贝勒的作用。

  但要做到这点必须有足够的威望。

  于是乎皇太极提出了抢西边的策略。

  所谓抢西边就是到大明劫掠。

  银子不够花?去抢啊。

  粮食不够吃?去抢啊。

  女人不够睡?去抢啊。

  奴才不够用?去抢啊。

  满洲人抢西边是举族式的。除了老人、女人,所有冻全部以牛录的方式集结,然后浩浩荡荡的杀往边关。

  长城总会有破损的地段,从那里破口侵入便可随意抢掠,日子过得简直如同神仙一般。

  八旗勇士每抢一次西边,他们就赚的盆满钵满,皇太极的威望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