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番薯的试种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都没有得到官方的推广,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得以大规模的种植。

  众所周知,明末遭遇了气候条件最严苛的小冰河时期。

  这一时期天气极为寒冷,加之干旱整个北方粮食欠收严重,连着闹了饥荒,这才有了崇祯年间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最终北京被李自成攻破,满清又利用吴三桂和李自成的矛盾渔翁得利,趁机入关窃取胜利果实,白白摘了桃子。

  从气象学来分析,顺治以后气候逐渐转暖,到了康熙年间小冰河彻底结束。

  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因为小冰河结束,老天爷赏脸罢了。

  当然除了这一点外土豆、红薯甚至是玉米的大规模推广同样很重要。

  在封建时代,让百姓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的,所以每到一定阶段都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满清正是靠着土豆、红薯、玉米的大规模推广种植,解决了百姓吃饭的问题,这便有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土地不够,产量来凑。

  满清时期土地同样是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从明末的几千万人口却能增长到清末的几亿,当然不可能有别的原因,高产农作物是唯一的理由。

  既然满清可以推广土豆、红薯、玉米,朱慈烺自然也可以。

  不过作为第一批试验品,朱慈烺准备先尝试土豆、红薯的种植。

  这主要是因为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时间接近。

  土豆一般是二月或者三月种植,五六月份收获。

  而红薯是四月中下旬种植,九十月份收获。

  如今土豆已经种植了二个多月,而红薯则刚刚种下。

  至于玉米则至少应该选择在五月中旬以后播种。

  为了将时间错开,朱慈烺选择夏播,也就是在六月播种玉米,这样十月份应该能过收获。

  这三种耐旱高产农作物中朱慈烺最看好土豆和玉米。主要是这两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短,而红薯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时间种植。

  当然,这三种作物朱慈烺都会尽全力推广。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的区别罢了。

  先试着推广土豆,接下来就是红薯和玉米。

  只要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获得了人口红利,那么光靠人数都能碾压满清了。

  相对来说北方是比较适合种植这三种高产农作物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南方种不了。

  贵州、云南就很适合种植土豆、红薯嘛。至于四川如果拿下来也是可以大规模推广播种的。

  湖广、江西等地还是种植水稻的好。毕竟一个国家不可能光靠土豆、红薯、玉米过活,适当的大米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过一两个月土豆就可以收获了,届时朱慈烺真想看看这培育出的第一批土豆产量能有多少。

  虽然知道土豆的亩产吊打这时代的一切农作物,但实际产量如何他心里还真是没底。

  但朱慈烺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土豆的实际亩产说的过去,他就会立刻下旨大规模推广。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没有理由拖下去。

  ......

  Ps:书友们,我是一袖乾坤,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