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撑起重庆一片天(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好理解了。

  重庆地区水网密布,十分适合水师发挥。

  文安之准备组建一支水师,用来封锁水道要津。

  当然因为时间紧张,文安之不可能命工匠赶造出龙江船厂造出的那种巨船,多是些长舟、快蟹的小船。但这其实倒是符合重庆的地理情况。

  大型战船在重庆未必吃得开,还是灵活的小船更能发挥威力。

  除此之外文安之还和一些将领有过单独接触,其中便有参将曾英。

  文安之单独和曾英谈话当然不是因为他心血来潮,而是皇帝陛下有命。

  圣天子似乎对这个年轻的将领很赏识,在文安之陛辞时曾刻意嘱咐要多提拔此人。

  文安之当然不会违背圣命。

  他来到重庆后就找来曾英,问询了一番他对于抗击张献忠的见解。

  面对新任四川巡抚,曾英并没有丝毫的怯场而是侃侃而谈。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曾英不仅分析了一番盘踞在成都、怀庆等地的西军,还分析了川南的诸土司以及汉中的清军。

  在他看来四方势力盘根错节,每一方的举动都能对四川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安之听的入了神,和曾英聊了整整一个时辰。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天子要让他提拔此人了。

  曾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参将,但见识能力都远超同龄人,是个难得的将才。

  这么好的一个小苗子如果不精心雕琢培养一番也太可惜了。

  当然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毛病,那就是太容易冲动,且有的时候自信过头了。

  文安之决定把曾英调到身边勤加敲打着。这样曾英能够少走弯路,更好的成长。

  至于袁宗第、刘芳亮等人文安之也打算人尽其用。毕竟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闷起来不用太可惜了。

  顺军士兵也都是极强的即战力,对上西军非但不吃亏还可能占据优势。

  至于这些顺军旧部将领的忠诚倒是不需要太过担心。

  因为这些将领都将自家子侄送去了南京读皇明军校。

  文安之活了一辈子,当然明白这种“恩宠”实际就是变相的留有人质。

  顺军诸将十分配合,因为他们要表明态度,表明自己对朝廷对天子的忠心。

  有了这些人质在手,只要不被逼到绝路,袁宗第、刘芳亮等人就不会做反叛的事情。

  文安之也就可以放心的用这些归降的猛将。

  当然文安之还是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往各营之中派去了一名监军。

  当然,这是对顺军旧部、明军旧部、以及神策军一视同仁的。

  不管是谁都必须接受。

  文安之相信袁宗第、刘芳亮等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至于这些顺军将领的统兵权,文安之并没有做过多调整,还是命他们各自统领旧部。

  因为他清楚这是刘芳亮、袁宗第等人的底线。

  如果文安之要强行打散顺军进行整编,一场冲突将不可避免。

  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军肯定会逐渐融入明军的体系,没有必要急于求成。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文安之可不希望把顺军诸将赶到朝廷的对立面去。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欲速则不达啊!

  ...

  :。: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