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慈烺的布局_振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提兵沿江而下清君侧。李自成尾随之,而阿济格统领的清军紧追其后。

  可以说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朱慈要做的就是改变眼前的局势。他翻开堵胤锡的奏疏,提起朱笔亲自写道:堵卿当见机行事,诛何腾蛟、左良玉。

  不管怎么说何腾蛟都是一个隐患,要是能够早点除去绝对不能犹豫。至于左良玉,更是早该死了。

  朱慈在湖广埋下的这颗暗棋也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他相信依靠马进忠、金声桓的实力配合江西的堵胤锡足以击败左良玉。

  写完朱批之后朱慈又翻开袁继咸上的奏疏,提笔挥毫,告诫他坚守九江,配合堵胤锡做好平贼之事。

  乍一看来,眼前局势与原本历史很相像,但实际上细节有很多区别。

  譬如左良玉提兵南下的时间提前了几个月,那么他还会像原本历史中那样病死在军中吗?

  譬如金声桓、马进忠已经被堵胤锡收买,他们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再譬如袁继咸已经提前得到了朱慈的警告,肯定也不会轻而易举的被左良玉诱骗至军中。

  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朱慈决定调集黄德功前往江西,增援袁继咸。

  前不久黄德功登州之行无功而返,心里憋着一股气。

  朱慈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很好的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但他知道要想让黄德功真正放下此事,必须让他立下一项大功,朱慈再借此封赏一番。

  眼下便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在原本历史中黄德功就曾经击败过左梦庚统领的大军,只不过不是在江西。

  眼下虽然左良玉还没病死,但内部却出现了裂痕,朱慈认为黄德功配合马进忠、金声桓等人的哗变,能够赢得更容易些。

  至于北伐的高杰,朱慈并不打算调回来。

  多铎的大军已经在回师的路上,高杰很难再在此之前打下北京,不过也要尽可能多的攻城略地,消耗清军有生力量。

  朱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和清军拼消耗,依靠江南的富庶,大明人口的优势把满清拖死。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高杰派人将一名清军使者押到了南京,交由朱慈御审。

  朱慈直接被这事交给赵信去办。

  那信使自打进入诏狱起,尝遍了锦衣卫的一干刑罚,终于承认他奉命离间高杰和大明皇帝的君臣关系的事实。

  朱慈下令将这名清军信使的供词公之于众,发布在皇明早报上。

  如此一来等于朱慈公开表态,对高杰充分信任与支持。

  高杰、黄德功是眼下南明阵中最能打的将领,朱慈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自毁长城。

  如今南京城中还有五万神策军,朱慈认为足够用了。他不准备把驻防在山东的神策军调回,因为他觉得多铎若真是回援京师,高杰很可能会一路撤退,撤回河南南部以及山东固守。到了那时有神策军的策应高杰应该能过守得更稳当一些。

  山东是朱慈的底线,要想御敌于国门之外,山东是必守的。

  他也坚信山东一定能守住。朝廷不惜血本的在山东北部修建棱堡群,若是清军真的要南下,便让他们撞个头破血流好了。

  ......

  Ps:书友们,我是一袖乾坤,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