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5章 取消农业税的导火索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取消农业税的导火索

  整个华夏历史主要有三次农业税改革,大明,大清,后世。

  大明的农业税改革随着张居正的死亡而人亡政息,大清的农业税改革随着乾隆的妥协而大打折扣。

  唯有后世的农业税彻底取消,让种地的老百姓不再有负担,这种成就不可谓不大。

  各朝古人非常清楚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在他们的记忆中,老百姓上缴农业税天经地义。

  就好比人需要吃饭一样,这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农业税也同样如此。

  哪怕是最抗拒农业税的老百姓,心底想的也只是朝廷可以降低一些农业税,从来没有想过取消农业税,做梦都没敢这么想。

  也正因此,他们得知后世彻底取消农业税才会如此震惊。

  即便张居正和雍正这两人也同样如此,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们不管是实施一条鞭法,还是大搞摊丁入亩,只是希望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可从未想过取消老百姓的农业税。

  要是老百姓不上缴农业税,那朝廷财政怎么办,朝廷还怎么运转?

  他们两人是农业税改革的先驱,清楚的知道改革农业税有多么困难,势必会遭到利益集团的阻挠反对。

  连稍稍改动一丁点农业税就会遭遇重重困难,更别说像后世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

  也正是清楚农业税改革的水有多深,他们两人才会对后世取消农业税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乎,他们两人万分专注的接着往下看视频。

  他们迫切想知道后世是如何成功取消农业税的,期望可以从中借鉴一二。

  【星中华成立之后,虽然经历了土改,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劳动人民,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税收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从一九四九年星中华建立一直到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贡献的农业税和人头税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来源。

  四九年至两千年的五十余年里,农民给朝廷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的粮食。

  从五三年开始到八三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农民对工业化贡献超过6000亿元,这都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实现的。

  除了要比城里人多缴税多纳粮以外,赚的还比城里人少。

  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华粮食定价体制,仍然采取朝廷调控与市场供求相结合的方式。

  这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落后于农资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

  当然,剪刀差并不是中华特有,它是全世界每一个工业化朝廷,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和必经结论。

  英国的圈地运动、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本质上也都通过某种形式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获得工业化初期的资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化,中华其实已经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