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 朝鲜行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进。

  兴许是被吴钟峦的气场震慑住,又或是见识到了明军水师的强势,那水军分总最终还是乖乖命令麾下战船让出一条道,敬畏的目送明军水师穿过。

  等明军水师抵达汉城港口外围时,又引发了一轮轩然大波,居住在港口附近的朝鲜百姓纷纷前来围观,他们站在岸边对着那一支舰队指指点点,口中满是对昔日天朝上国的追思和怀念。

  而在同时,得到消息的朝鲜朝廷内部也进行着一轮激烈的讨论,朝鲜国君依仗的重臣领议政金堉为首的亲明派强烈要求迎接明廷使团入汉城,立主国君亲自接见。

  金堉其人是朝鲜王朝史上最后一名出使过明朝的大臣,因此他对明廷的感情自然要比其他大臣来得深。

  他的理由很简单,明廷正逐渐走向中兴,清廷迅速走向衰败,又逼迫朝鲜加收粮草,朝鲜国内已经被压迫得怨声载道,与其继续被胡夷压迫,倒不如回到父母邦国怀中,继续成为我大明的孝子。

  亲清派虽然强烈反对,但他们在朝堂上的力量本

  第二百五十六章朝鲜行

  就一直被压制,其反对的意见自然没有被国君李淏听进耳中,为了表示对明使的重视,李淏命右议政宋时烈亲自前往港口迎接使团入汉城。

  李淏的决定自然是激怒了那些亲清派的大臣,他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对付李淏,但不代表他们就无能为力——他们当即密信一封,让亲信送往北方向清廷告密,希望宗主国能够进行干预。

  同时,在汉城京畿握有兵权的大臣也开始暗自行动起来,试图先斩后奏,将明使团斩杀。

  不管亲清派如何应对,奉李淏之命,右议政宋时烈赶往汉城港口迎接吴钟峦及其率领的使团,等他到来时,吴钟峦一行人已经离开了旗舰站在朝鲜的土地上,不过现场的气氛似乎很不友好。

  港口上的卫兵将护卫吴钟峦的明军团团包围着,双方虽然不至于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都警惕地望着对方,汉江上的明军战舰也示威性的打开炮窗,将那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暴露出来。

  直到宋时烈到场后,现场的氛围才终于缓和下来。

  宋时烈恭敬地向吴钟峦表明了国君的善意,邀请使团及随行人员前往汉城面见国君,吴钟峦自然欣然接受。

  他在出发前将水师事务全权交给镇海伯陈钊俊,命其在汉江上停泊驻扎,便宜行事,自己随后才带着使团随行人员及护卫的一连近卫步兵前往汉城。

  因为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明使团并未按照惯例走迎恩门入汉城,但他们虽然走的是其他城门,仍然引起了汉城居民的热烈欢迎,当地百姓听闻天朝的使团重新来访,纷纷走上街头夹道围观。

  他们用各种复杂的情绪打量着数十年来第一次来到汉城的明朝官员,一些从万历援朝活到现在的老人家甚至潸然泪下,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周围的许多百姓,百姓们回想起丙子胡乱中遭受的屈辱以及大明对朝鲜的再造之恩,也纷纷流下了眼泪。

  一些丙子胡乱后才出生的孩童从未见过明使,也无法体会他人的情感,他们不禁好奇地对身旁的大人问道:

  “他们是谁?为何有那么多人低头垂泪?”

  “他们是大明的使者,是朝鲜的父母邦国,如果不是大明天朝,我朝鲜现在已是倭人的领土了。”

  部分人也趁机教导自家孩童,要他们牢记大明天朝对朝鲜的恩泽,切莫因为胡人一时得势而忘了再造之恩。

  第二百五十六章朝鲜行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