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苏言之策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来的是鲁王朝廷的原东阁大学士张肯堂和礼部尚书吴钟峦,苏言原本是不打算去接见他们的,毕竟已经是晚上了。

  可郑茶姑还是把苏言推下了床,亲自给他披上外衣,把苏言送出房间。

  苏言只好无奈的瞪了她一眼,威胁她等自己回来一定让她好看,然后才披着带有郑茶姑身上幽香的上衣来到书房接见那两位老先生。

  「二位大人今夜突然拜访,是所为何事?」

  虽然心中有些不情不愿,但苏言明面上还是一副和顺的模样,同二人交谈。

  「郡王殿下,我二人前来,是想要向您询问那***王爷要如何处置。」张肯堂说道。

  自从苏言凯旋南京后,一直都没有提及该如何处置那被关押在天牢中的硕塞,因此南京城内的一干文官都有些着急。

  他们好不容易活捉到一个满人的王爷,若是不从中大做文章,那不是暴殄天物?

  所以,张肯堂和吴钟峦才会选择在十一月已经降温的南京城内趁夜拜访苏言。

  其实苏言已经有了该如何处置张肯堂的想法,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回答道:「二位大人,本王准备用硕塞与清廷交换钱粮。

  自漕运被断后,清廷在北方已陷入断粮缺粮的境地,若是我们以硕塞作为条件,逼迫清廷拿出钱粮赎回他,清廷的物资储备定会雪上加霜。

  为了赎回硕塞,又不愿付出太多仓廪内储存的钱粮,二位大人觉得清廷会怎么做?」

  苏言的问题抛出后,二人思索了一会,吴钟峦先开口,道:「莫非是向民间加征钱粮?」

  「正是如此。」苏言点了点头,继续道:「淮安之战后,清廷治下各省皆陷入动乱,清廷若是这时再向民间加征,定会引起更多百姓支持甚至加入义军,清廷焦头烂额,无暇南顾,若是我军这时北伐,则祖宗之地可复。」

  两人听后,又点了点头,不过似乎是他们联想到了什么,两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怪异起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苏言见他们这种表情,哪里猜不出他们联想到谁,无非就是那个几年前自挂东南枝的崇祯皇帝罢了。

  想当初崇祯皇帝就是为了防备关外的满人,镇压关内的起义军,大肆加征辽饷等赋税,不仅没有成功收上钱粮,反而让更多百姓家破人亡加入义军,俨然变成了一个死循环。

  若是清廷也陷入这样的死循环……那可真是报应不爽啊。

  他们倒是不担心清廷不愿意将硕塞赎回来,若是硕塞同样被处于磔刑,或者被明军用其他屈辱的方式对待,那对清廷本就日益衰弱的声望会造成沉重的打击。

  更何况硕塞还是满清皇族,更是八大****之一,清廷更不会坐视硕塞受辱而死了。

  联想到此,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一同站起身来,皆向苏言行了一礼,异口同声道:「既然殿下已经有了主意,那我等就放心了,长夜漫漫,就不继续叨扰,殿下尽早休息罢。」

  「本王送二位老大人。」苏言起身回礼后,作势就要相送,张肯堂阻止了他,道:「殿下日理万机,需要尽早休息,请回吧,我等自行回去。」

  见对方态度坚决,苏言只好作罢,他命管家苏谦将二人送到门外,自己随后径直向后院走去。

  回到房间门外,隔着窗衣能够看见里面蜡烛还未熄灭,里面的人大抵是没有睡去的,苏言便直接推门而入走了进去。

  一进去,郑茶姑果然没有睡着,她见苏言这么快就回来了,刚想开口询问,苏言就猴急的扑了上去,将她压在床上,嘴里说道:

  「我的小娘子,刚刚怎么说来着,等我回来就要你好看,快乖乖躺好!」

  「殿下,您怎的如此轻浮。」郑茶姑面容羞红,啐道,一边抬手轻轻捶打着苏言的胸膛。

  苏言哈哈一笑,将系着床帘的绳子一拉,那床帘便将床上与床外隔绝开来……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