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二章 南下广信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军破饶州的消息很快就被传遍了整个江西,各地清军皆如临大敌,又或是心中暗喜,暗搓搓地准备迎接王师,广信、建昌两地明军更是士气大振,将此捷报传告全军,激励士气。

  同样倍感振奋的还有一伙义军,一伙盘踞在广信府贵溪县境内的抗清义军。

  这支抗清义军的领导者是曾经被永历皇帝封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总督江西的揭重熙与定南侯曹大镐,又有平江伯张自胜、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傅鼎铨。

  他们在金李反正失败后便率败众转入贵溪县境内的江浒山镇,在群山之中据险设垒,安营扎寨,备带耕牛、种籽进行屯田,作持久之计。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定南侯曹大镐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气,但他的官衔却非常之长,他是「钦命恢剿浙直江闽总督节制三十六营文武、稽核将吏功过、联络各路官义兵马、赐蟒玉尚方剑兼理粮饷便宜行事兼兵部尚书、挂平海大将军印总兵官中军都督府、少保兼太子太保、定南侯曹大镐」。

  就说,长不长?

  连苏言的官职都没他长,苏言现在只是「钦命总督浙直赣闽四省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南安郡王」,虽然字数没他多,但论实权,自然还是苏言更胜一筹。

  而且,这小小的一个山区内居然同时存在着两位总督、封疆大吏,也不知道是该说这地方藏龙卧虎呢,还是说南明朝廷的官职封赏混乱呢。

  提到这伙义军并不是要拿他们中的某些人来和苏言比官衔字数,这伙义军在听闻饶州光复后,皆欣喜若狂,曹大镐当即就要整备军队,出山攻清。

  不过,兵部尚书揭重熙及时劝阻住了他,并对他和其他两位官员说道:「如今朝廷兵马还在饶州,清军在广信府及建昌府内重兵云集,我军实力不济,贸然出击只会白白损兵折将,为何不等朝廷兵马入广信府后,再出山响应?」

  揭重熙的话得到了其他三人的赞同,不过曹大镐还是决定命人前去饶州府与明军联络,寻得朝廷兵马的援助,揭重熙主动请缨,他早在永历二年的时候就前去寻永历帝求援,有足够的躲避清军盘查的经验。

  因此,收到消息的第二天一早,揭重熙就带着两名侍卫下山,踏上了前往饶州府的艰难路程。

  ……

  八月初五,明军攻克饶州府后并没有继续南下,张名扬亲自写下一片檄文,传至饶州各县,要求各县弃暗投明,重归朝廷统治。

  或许是因为明军在东南沿海的连战连胜及光复南京,又或许是因为明军进入江西后的捷报频传,各县纷纷揭竿而起,驱逐清朝官吏,高举明朝旗帜。

  短短几天时间,饶州除安仁县外界全境光复,那安仁县被夹在抚州东乡县和广信贵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