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翊投靠_全面战争之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那名说话的卫兵走进帐内,向苏言抱拳说道:

  “督师,一位自称牧斋居士的家奴的人带来了一封信,声称里面有极其重要的消息,要您亲自过目。”

  “牧斋居士?”苏言面露疑惑,他对这个名号没有印象,可王翊却有了反应,他向苏言说道:“督师大人,这牧斋居士便是弘光朝时的前礼部尚书钱谦益。”

  “原来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水太凉啊。”苏言嗤笑道,牧斋居士他不认识,可要是说头皮痒水太凉,他马上就能认出对方的身份。

  王翊听了苏言的嗤笑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半晌,他还是劝道:“大人,钱谦益虽然降清,但在降清后还心系本朝,他提供的信件,您还是过目一番吧。”

  听他这样说,苏言也没有反驳,因为他也知道钱谦益在降清以后也多次秘密联络南明朝廷,资助反清势力起事,还响应郑成功攻打南京,他要是真在信中写了什么,的确有可以参考的价值。

  于是,他就命卫兵将钱谦益的信件呈上来,那卫兵早已将信件带了进来,因此直接走到苏言身边,将书信呈递给他,苏言接过后捏碎封口处的红漆,将书信从里面取了出来,摊开查看。

  入眼的是一行行结体严整、姿态雅丽的行书,哪怕是不懂书法的苏言都觉得这些字写得很是好看,不过他没有多花心思在书法上,而是迅速浏览了一番书信上的消息,越看,他就越有些心惊肉跳,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阴沉了许多。

  王翊和苏辞看着他的表情变化,相互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苏言很快就放下了信件,他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浊气一同排出,面对两人不解的目光,他沉声说道:“书信上说,清廷任命端重亲王爱新觉罗·博洛为征南大将军,总督五省兵马,又以谭泰为副,率领正黄旗兵马南下,他们的目标正是我们。”

  此言一出,两人都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苏辞率先发问:“大人,这个钱谦益的情报准确吗?别是清廷为了阻碍我军进军的速度,命他提供的假情报。”

  “不,书信上的这些消息都是真的。”苏言摇了摇头,道:“清廷没必要这样做,若是假消息,我们很快就会得知真相。”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站在后来人的眼光看,他知道钱谦益不会提供假的消息。

  “嘶——”

  苏辞听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苏言的目光投向王翊,后者也是眉头紧锁,苏言见状开玩笑似的说道:“王侍郎,你并非我的部下,若是害怕,可以回舟山去与鲁王殿下汇合。”

  他话音落下,王翊就语气严肃地说道:“督师大人,您是在小瞧下官不成?下官若是那贪生怕死之徒,就不会毅然投身反清!”

  “好!”苏言赞许道:“完勋之言如雷贯耳,是我说错话了。”

  为了表示亲近,他没有继续叫王翊官职,而是称呼了他的字。

  王翊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就此多言,而是起身走到座位旁,单膝跪地抱拳说道:“督师大人,大丈夫当以身报国,如若大人不嫌下官愚笨,下官愿在大人麾下以供驱策,为反清大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苏言连忙起身,亲自将王翊从地上搀扶起来,动情道:“有了完勋的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又怎敢嫌弃?快快请起吧。”

  王翊顺势起身,这支四明山抗清义军里仅存的一支兵马,就此加入了苏言的麾下。

  ------题外话------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勋(一作定勋),号笃庵,汉族,明清际慈溪人,迁居余姚。与张苍水坚持在四明山抗清,1650年(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入舟山后分别任兵部左、右侍郎。有好友朱舜水。当名士朱舜水得知王翊死于中秋之日,发誓再也不过中秋节。

  。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