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借鉴一下巨作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代人。

  赵策唯一的优势,就是比起古人来说,知识面更为广一些。

  明朝建立之后。

  由于元末战乱等各种原因。

  唐宋的数学著作,大多数都失传了。

  而且因为洪武大帝首创的八股文科举。

  数学也再也没有在科举中出现过。

  天元术。

  也在明朝时,基本就失传了。

  不过尽管如此。

  洪武大帝朱元璋上位之后,却曾经对明朝的基础数学,大力提倡。

  并且随着筹算捷算法的完备,珠算术也开始产生并在明初时得到普及。

  此后,明朝出现了一批有关珠算的著作。

  天元术的话,与现代代数学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

  对于现代人的赵策来说,大概还记得一些。

  但是他要弄的,并不是这么高大上的东西。

  作为一个农家人,他要编制的书。

  那必定是要符合自己身份,能给自己的名气,带来切实利益的。

  明朝因为八股文写作的原因,不少人都把算数一类的东西算作是杂学。

  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不少的数学名著流传于世。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算学宝鉴》”

  赵策喃喃道:“诸位大师们,对不住了。”

  “我来借鉴一下你们的巨作。”

  没错。

  赵策要弄的东西,就是编撰一本基础数学书出来。

  利用他在现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把古代一些隐晦难懂的算术,给简单化。

  这一项工作,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其实也不难。

  毕竟赵策也并不打算太过深入。

  他只希望自己能够把小学大致的数学知识,简单归例。

  把这算术书编写的,就连小童都能轻易学懂的地步。

  这样一些能够促进民生发展的基础书籍。

  只要能弄出来。

  想必会对赵策的名声,有非常大的提升。

  等到名声打响了。

  他还怕到时候没人愿意教自己?

  赵策在草纸上,大概用阿拉伯数字写了一下。

  无非是一些自己记得的,简单的数学知识。

  但是要具体怎么编撰,这个他还没有头绪。

  等到雨停之后。

  他准备去城里,买几本古代的算术书回来。

  用这里面的格式,直接进行编撰。

  把大概要写的内容,列了几张草稿纸。

  期间。

  苏彩儿看到夫君读书这么用功。

  轻手轻脚的起身,去厨房给他端了一些水。

  又把昨天没吃的小点心拿了过来。

  放在桌子。

  等到赵策暂时写的差不多了。

  外面的雨已经小了一些。

  天色也渐渐的明了一点。

  赵策把手中的毛笔放下,伸了伸懒腰。

  “要是穿越到唐朝之前的话,我还可以做个真正的文抄公。”

  “把那些唐宋300首之类的,都复制一下。”

  “但是到了明朝,除非我的八股文写得出神入化,让大家一看就交口称赞。”

  “不然能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小的。”

  “希望这本算术书,能够给我带来好运,让我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夫子吧。”

  赵策把这些写好的纸张,放在桌上等待晾干。

  拿起小姑娘先前给自己倒的水。

  喝了一口。

  有些淡淡的甜味,不至于齁嗓子。

  赵策放下碗,问道:“加了糖?”

  坐在床边做着针线活的苏彩儿也抬起头,对他笑着。

  “夫君读书辛苦,喝些糖水补补。”

  赵策笑了笑。

  把碗里的糖水喝光。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