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章 你这是血口喷人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下来。

  他说:“诸卿稍安勿躁。”

  “此事诸位说的都有理,然此次灾情紧急,实在来不及多想。”

  “待明年开春后,朕再与众卿商量一番,该如何处理漕运与海运一事。”

  明年开春?

  岂不是说,今年一整个冬天,海运都不会禁止了?

  一行人正想开口抗议,弘治皇帝已经以手扶额,作出了一副头疼的样子。

  “朕今日觉得身子不大爽利,太医也诊断不出什么病症来。”

  “为了恢复精神处理政事,朕想着在西山上建一处佛寺,头疼之时,也能有个清净之处。”

  这话说完,不少人脸色又变了。

  什么鬼?

  他们在吵漕运的事情,陛下你怎么突然说起搞建筑的事情来了?

  但搞建筑这事,他们还真的不大乐见的。

  毕竟前几年,陛下为了身体,大肆兴建庙宇行宫等,京城附近的树都快被砍光了。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极度受宠的宦官。

  这再来建一次,岂不是要历史重演?

  刘健当即道:“陛下,京城已经有不少寺庙,实在无需再兴建新的寺庙。”

  “若是陛下感觉头脑发胀,也可请一些大师进宫,给陛下念经清心便是。”

  刘健说完,其他人也暂时把漕运和海运的事情放下,转而去规劝弘治皇帝。

  看着这群人刚刚吵得几乎要打起来,如今就一致把矛头对向自己。

  弘治皇帝都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哭好。

  虽然自己本身的用意,就是为了扯开话题,让大家不要再争论下去。

  漕运是肯定要改的。

  但如今他们这些人这么抵触,也没必要一次性把话说死。

  等到明年开春后,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涝和夏涝,会让漕运比如今更难。

  届时海运的优势,会越发的大。

  反正这事只要拖住了,后面就能和平解决掉。

  弘治皇帝不急。

  他见众人都在劝说自己不要乱花钱,于是只好勉为其难的说道:“既如此,那寺庙便暂时不建。”

  “请大师们进宫,给朕念经清心吧。”

  说完,他直接站了起来。

  “今日早朝到此结束,众卿先去歇息一番。”

  “有事待午朝后到暖阁再议。”

  说完,便直接带着身后的仪仗队先走了。

  皇帝走后,张大人等人,对着何孟春,重重的瞪了一眼

  何孟春回了他们一个笑出满口牙的笑容。

  等到众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何孟春才到了李东阳身旁,搀扶着他。

  “老师今日召学生上朝,实在是大开眼界了。”

  何孟春一个六品的主事,虽然有点小实权,但平时是不需要上朝的。

  这两天接到李东阳的通知,要他在朝廷上表现一番。

  他也做了不少的功课。

  李东阳满意的“嗯”了一声。

  “你做的很好。”

  “临之是你们最小的师弟,作为师兄的你们,自该向着他才是。”

  何孟春笑呵呵的回:“师父放心,徒弟都晓得的。”

  只是何孟春这个兵部主事,恐怕是做不下去了。

  不过李东阳对此,也是早有安排。

  何孟春也不用问,只要跟着他的老师干便是。

  下了朝后没多久,何孟春果然就收到了人事调动的信息。

  他暂时被调到了工部去,等级没降,但手中的权力是一点都没有了。

  他在自己同僚们眼神各异的关注中,淡定的收拾好了东西。

  兵部其中一个与他交好的官员送他出去。

  何孟春还有空关心自己的位置,这匆忙间要被谁接替。

  好友道:“方才听了一些,听闻是礼部王侍郎的儿子职满回京,正好接了你的位置。”

  “哦?王状元的儿子?”

  “嗯,王状元的儿子王守仁,先前任职刑部,在外奔走了许久。”

  “前不久回京途中,正好遇到秋闱,被山东布政司看中,请他帮忙主持秋闱。”

  “如今事情已了,他也回到了京中。”

  何孟春点头:“既是王侍郎的儿子,那也不必担心接替了我的位置后,会受到其他人排挤了。”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