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6章 解决运输问题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灾的县城借到了粮食。ωω

  再用高价购买一批粮食,便足以支撑到当地粮食价格被拉高。

  如今庆阳府,如果要用同样的办法。

  在距离太远,粮食供应的慢的情况下,要不就要花费比先前更多的银子,先购买一大批粮食。

  要不就要因为断粮,牺牲很多的百姓,才能达到目的。

  因此赵策说这办法有可能行,但付出的代价肯定相应的也会大。

  李东阳点点头,赞许的说道:“临之分析的不错。”

  “如今雪天难行,我等估计的时间,已经算是保守。”

  “若是路上下了大雪,恐怕还要再耽搁一两日。”

  “百姓实在是等不起。”

  朱厚照一听,有些泄气。

  他还以为永西伯这办法,能行呢。

  这么一听,就算说能行,也要花费不少的代价。

  李东阳看着朱厚照失望的样子,有些得意的继续说道:“此法虽然不通,但也无妨。”

  “临之你再说说另一个更好些的办法。”

  这话里带着淡淡的炫耀之意,让一旁的刘健等人听了,只觉得一阵牙疼。

  赵策看着李东阳,恭敬的拱了拱手。

  “那学生便尝试说一下。”

  赵策立在暖阁中,思考一番道:“此次赈灾,最主要的困难乃是运输时间过长。”

  “陆运花费的时间太多,所以我们还是得走水运。”

  朱厚照语气满带疑问。

  “如果水运不通,怎么走?”

  赵策笑了一下,“水运不通,那海运呢?”

  时间是问题,那只要把时间缩短,自然就能解决问题。

  “海运?”

  在场的人,都惊讶的重复着这两个字。

  从京师运粮,主要靠的是京杭大运河。

  海禁这么多年,漕运一直用的是内河。

  赵策突然说的海运,让在场众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随后,朱厚照率先反应了过来。

  “海运……”

  “从渤海湾出发,经山东布政使司,再换内核,由汉江到陕西。”

  他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能行!”

  “只要过了京杭大运河,漕运堵塞的情况就能解决。”

  “而且渤海湾开始走海路,甚至能比内河更快!”

  赵策赞许的道:“殿下分析的不错。”

  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的漕运河道,只要能绕过这一段,水路堵塞的问题就能解决。

  而且走海路,还能少绕了不少的路。

  如今大明虽然还没有全面开海禁,但已经开了两个港口。

  渤海湾再开放,也没人会说什么。

  朱厚照得了赵策的称赞,喜滋滋的对弘治皇帝说:“父皇,儿臣觉得可行!”

  “太宗迁都之时,渤海湾便作为京师的出海口,来往船只频繁。”

  “虽然后来荒废了一段时间,但也可以直接用于运输。”

  “海运不受大雪影响。”

  “如此一来,从京城出发,到达庆阳府。”

  “日夜兼程的情况下,五日时间足够了!”

  朱厚照研究了不少的军事图,对这些军事上可能用到的补给路线,都颇为熟悉。

  赵策这么一提,他当即就联想到了具体的路线。

  其他几个老家伙,都还在想着,他就已经直接说了出来。

  弘治皇帝似乎也想到了这一茬,心情有些复杂。

  这儿子热衷军事,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了。

  却想不到,他居然研究的这么深。

  相比朱厚照的兴奋,一旁听着的其他大臣们,却露出些意味不明的眼神。

  李东阳刚刚的得意也收了起来,露出了一丝担忧。

  弘治皇帝直接说道:“这般看来,海运确实可行......”

  “宣朕口谕,着漕运总督尽快给个章程,这两日便要安排粮食出海。”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