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只能一战了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学生敢断言,那些伤药,估计都被贼人运往了山的另一边。”

  “他们早有预谋!”

  赵策当时也找人打听了很久,但是除了后来老古他们那伙人外,他们府城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再加上老古来的地方距离他们这么远,事情又过去了这么久,赵策便没有再追踪这事。

  “嘶~”

  刘如愚倒吸一口冷气道:“临之兄你这观察能力,吾实在佩服。”

  “听闻你放来府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却已经把事情的始末的走向全部都看清了。”

  看清了?

  赵策不语,静静听着刘如愚接下来的话。

  虽然刘如愚被叛军掳去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从京城到省府,其中得到的消息必定比自己更多。

  想起自己来时得到的消息,刘如愚又说道:“临之兄有所不知,在吾来时的路上,便得到了消息。”

  “广西土司作乱,囚禁了当地知州,总督潘大人调兵十万八千人,如今大军正压往广西。”

  他沉重道:“所以你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若是你身处省府,能够提早将此事告知潘大人,恐怕我们就能防患于未然了。”

  然而他们府城到省府,距离实在遥远。

  何况赵策这身份,寻常也见不到总督大人。

  赵策也只能在心中轻叹一声。

  自从在郊外见到那伙贼人后,他便早早的串通了事情的始末,也把事情提前告知了老冯。

  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刘如愚也叹了一口气:“你如今这般一说,吾只觉得情势可能对于我们大不妙了。”

  “毕竟土人勇猛,不然潘大人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对了,既然临之兄你已经把事情抽丝剥茧得到了结论,那你可有应对之法?”

  “如今大军压往广西,能派来解救我们的兵力,恐怕不多。”

  赵策苦笑了一声:“哪里还有什么办法?如此一来,只能一战了。”

  那边带了十万八千大军压境,打起仗来还要收尾,这么大规模的行军,没有个一头半个月,都安顿不下来。

  所以要指望援军,还真的挺难的。

  不过现在他们这边被围城的消息传了出去,其他府城的人都会拦截那些半路的叛军。

  所以叛军的人数,也不会有持续增大的危险。

  只是围城的叛军,他们有城外村庄的补给,压根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毕竟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秋税也没收上来,老百姓家家户户手里都有粮。

  叛军没粮了,直接像先前一样,去掳掠一个村庄就足够吃喝了。

  但是他们在城里要是被围了这么久,那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

  届时候守了一两个月城,人困马乏的,再跟人打就肯定打不过了。

  所以还不如趁现在大家都精神的时候,主动出击。

  刘如愚听了赵策的话,点头同意道:“说的有理。”

  “临之兄你作为一个读书人,却有这般大无畏精神,实在是令吾佩服。”

  “可惜吾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不能提刀上马。”

  “哎”

  赵策心里正想着后面的事情,就听到刘如愚不知怎的又打开了话匣子。

  他也不用赵策回答,直接背着手,看着书房的窗外,微微仰头,目光迷离间似是缅怀。

  “吾年少的时候,父亲就告诫吾,读书人当以读书为重。”

  “只有努力读书,日后才能在陛下跟前报效,为百姓谋福祉。”

  “如今一见临之兄你,吾还是第一次对读书人的职责产生了怀疑。”

  “不过临之兄你放心,若真的到了关键时刻,吾尽管手无缚鸡之力,也愿为城中百姓一战!”

  刘如愚握了握拳,被自己感动的几乎要两眼冒水。

  他转过头,感触的说道:“临之兄,你可知”

  书房内空空如也,一阵风从窗外吹来,哗啦一声掀起了一本书的书页。

  “咦?临之兄呢?”

  刘如愚嘀咕着,就听到赵策的声音从书房门外传来。

  “学生替大人送信去,还请大人自便。”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