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给你写一封推荐信_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上一个牲畜了。

  这样自己每天出门回家也方便不少。

  还有田地的事情,也得让赵有才帮着留意一下才行。

  年底之前买了,到了来年春天,不论是种庄稼,还是种甜菜或者甘蔗,都可以。

  赵策背着书箱,一边想着,一边到了村口去坐牛车。

  同车的人,自然又是一阵的恭喜。

  到了学堂后,上完课,李秀才让吴学礼等人自习,又把赵策单独叫了过去。

  他坐在位置上,看着端端正正站在自己跟前的赵策,问道:“何时出发?”

  赵策老老实实答道:“三日后。”

  李秀才点点头,拿着赵策这几天做的文章,说道:“你这几日做的文章,有不少的进步。”

  “先前你作的文章,文字过于质朴,像是走了唐宋古文的路子。”

  “如今倒是改了不少。”

  “作文章的时候,要学习古人的精炼有力,一气呵成,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崇古抑今。”

  “毕竟时文是当今的写法,还是得紧扣考官喜好才好。”

  赵策微微垂着头,认真的听着。

  先前第一次作文章的时候,李秀才就说过,他作的文章,太过于返古了。

  因为一开始张县令送了他一本《六先生》文集,赵策熟读之后,作的文章自然带了那么一些古文的痕迹在。

  后来经李秀才指正,赵策又把张县令送的金科进士的闱墨卷子,花了一点时间背了几篇。

  如今作出的文章,倒是勉强能看了。

  李秀才想了想,说:“你此次出行,来去将近两个月。”

  “这样吧,我在州府有一个同窗,他乃是府学的教谕。”

  “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你届时作文章或者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直接去问他。”

  “这样这两个月的时间,也不至于荒废了。”

  府学的教谕?那不得是举人吗?

  自己一个农家出身的儒生,能得到举人的指导?

  赵策真心实意说道:“多谢先生。”

  “学生在家中酿了些酒,待从州府回来后,估摸着也能好了。”

  “届时送给先生品尝。”

  李秀才笑眯眯的说:“那敢情好。”

  “待你回来,我再看你的文章。”

  “若是发现没有任何进步,那你接下来就准备住学堂里吧。”

  想了想,又咂了咂嘴说:“住学堂里也不好,我就没时间喝酒了。”

  李秀才摆了摆手,有些掩耳盗铃的说:“罢了罢了,依你的潜质,必定会有所进步的。”

  “回去课室吧,我再抓紧时间给你讲多些。”

  “对了,张县令送你的那本闱墨书集,是个好东西。”

  “你记性好,若是有可能,便全部背下来。”

  赵策有些哭笑不得的说好。

  想到张县令送的那一本砖头一样的书,赵策也有些头大。

  赵策最近要忙着出发,还连累了和他一起开小灶的吴学礼和邱书白。

  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被这八股文塞的满满当当的。

  等到课程结束后,两人照例是头重脚轻,脚步虚浮的一同走了出去。

  赵策一边走,一边和他们说了三日后出发州府的消息。

  两人听后都震惊的不得了。

  “这时间你要去州府?”

  赵策点头说是,简单说了一下缘由。

  两人听后,都是一阵唏嘘。

  吴学礼感叹道:“赵策,你这对你娘子也太好了吧?”

  “我要是个女的,我高低也得嫁给你。”

  旁边搭着他肩膀的邱书白一下子蹦的老远,警惕的看着他。

  吴学礼干笑一声,丝毫不脸红的说:“说笑说笑。”

  “你这要去这么久,那我们这两天约个饭?”

  赵策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可以,明日吧。”

  于是自上学来,每天找赵策约饭的吴学礼,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

  他喜滋滋的回家找人安排去了。

  请收藏:https://m.dili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